2月22日上午,浙江大学周吉帆教授应邀在明园B221会议室做了题为《图式化直觉物理系统》的报告,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周吉帆教授基于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图式化直觉物理系统」(Schematic Intuitive Physics System, SIPS)阐释人类认知系统以何种方式描述客体运动从而理解其物理和心理状态。报告内容聚焦于人类直觉物理系统在理解物体运动和感知生命性中的作用。周教授团队通过比较牛顿物理模型和力动态模型在生命性感知任务中的表现,发现力动态模型所模拟的运动引发了更高的生命性感知。这一结果揭示了人类直觉物理系统在感知运动物体的生命性时,更倾向于由认知语言学中的力动态理论来建模,而非传统的牛顿力学。这暗示了视觉和语言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概念结构,为直觉物理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讲座后,周教授针对学院青年教师申报2025年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的选题进行了深入点评,并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周吉帆,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博导。兼任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浙江省心理学会秘书长等职务。主要从事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研究,重点关注人类社会智能的认知机制并构建相关计算模型,在Science Advanc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Cognition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三十余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