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党建工作 |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精品课程 | 学生工作 | 国际交流 | 国培计划 | 师生风采 | 下载中心 
公告信息
· 豫北四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 2020/11/16
· 教育学院分工会再获两项省级荣誉 2020/11/11
· 教育学院邀请原绿色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2020/11/10
· 教育学院召开2020年秋季发展对象学... 2020/11/10
· 《教学与管理》杂志社付一静主编来... 2020/11/08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旧版网站>>科学研究>>学术动态>>正文
 
难忘“筒子楼”里一方天
2013-10-08 09:21  

对于“筒子楼”,相信许多人都不会陌生,这种每层一条公用走廊、两边对称分布若干房间的简易楼,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作为许多机关、学校的职工集体宿舍,往往是无数年轻人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首个安栖之地,那里留下了他们无数的回忆。

现年53岁的谢白1986年到南京大学任教后便住进了位于南大南园的这处筒子楼,在他的记忆里,那时几乎所有的同事都住在这样的楼里。“每家一个房间,面积小的只有十一二平方米,大的也不过是十五六平方米。要挤进一家三口,甚至老少三代。”谢白告诉记者,和现在的住房相比,“筒子楼”的条件很艰苦,早已成为各家各户厨房的走道狭窄而漆黑,一不小心就可能会碰着张家的锅、李家的灶。一层楼共用一个水房。夏天洗澡还要排队。

尽管如此,这样的居住条件对于谢白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已经颇感心满意足。“因为这里可以上户口,孩子可以入学,两地分居可以得到解决。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营造自己的小窝。”甚至就连那难以插脚的走道,“在还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那里是信息发布的场所。社会和学校的任何信息,大的政治风云,学术动态,校园信息,社会趣闻都可以在走廊里听到。”

谢白说,“筒子楼”还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会被邻里照顾得吃喝不愁,可以一年365天尝遍楼内各家各户的饭菜零食。所有人家的大门都为孩子们打开,让他们时时处处感受到关怀和亲情,更不必担心长大后不具备沟通、交流的技能,因为他们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朋友和伙伴。”谢白告诉记者,当年他看着长大的很多邻居家的孩子,有的出国多年后回来探亲,每次都要回“筒子楼”走走看看,纷纷表示在异国他乡,最怀念的还是“筒子楼”里的亲情和友情。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包括谢白在内的很多南大老师都搬入了新居,而原来的“筒子楼”也由学校进行了统一的改造,房间合并、内外装修、设施完善后再交给新入校的年轻老师。谢白说,这么多年来他们这些“筒子楼”的老住户们,一边享受着社会进步、生活富裕带来的便利和快乐,一边仍会不时想起和聊起当年在“筒子楼”的生活。“我们怀念那时每家一个菜的楼层年终聚会,怀念走道里的学术交流,怀念串门孩子的欢闹,怀念走道连接的每一个单间里的邻居们。”

作者简介:谢白,1955年生,现任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开设有《摄影入门》、《纪实摄影》等课程。几十幅作品在全国和省级摄影比赛中获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苏省摄影协会和江苏省新闻摄影协会会员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教育学院 校址: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校区

网站维护:教育学院信息中心 邮编:455000 电话:0391-6751888